范 軍 (湖北漢丹機電有限公司,湖北襄樊441 000)
摘要:大功率無刷直流電機(BLDCM)的結構設計關系到電機裝配性能的好壞,合理的端蓋結構設計可以避免裝配時永磁體將轉子上鐵心,鐵心,從而使電機轉了人機的工序更簡單閘述了前后軸承單獨卸裝的結構、甩水環的I:作原理、儲油室的設計和注油孔的位置,以及電機軸電流的預防方法,提供.些設計時經常應用的數據,改善電機軸承潤滑效果,降低電機軸承更換難度,從而提高電機軸樂使用壽命。 關鍵詞:無刷直流電機;端蓋;軸承;甩水環;軸電流 中圖分類號:TM 302 11M 35l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 6540(2011)01-001-03
0 引 言 隨著電力電子器件、永磁材料、微機、新型控制理論和電機理論的發展,無刷直流電機(Bmshless DC Motor,BLDCM)的技術優勢逐漸凸顯,近年來在各利,驅動、伺服和控制領域得到了迅速推廣。大功率BLDCM在國外已經成功應用lf列系統效率、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合,在國內,近年來也引起了廣泛興趣。大功率永磁BLDCM具有效率高、調速性能好、可靠性高、轉矩特性優異等優點,但是大功率BLDCM轉子磁鋼磁性能很強,造成轉子人機座、軸承卸裝、注油儲油等工序生產難度很大,而且火功率電機的軸電流對軸承傷害大,對軸承的保護需要消除軸電流。該結構獨特的設計之處是端蓋具有轉子人機座的導向孔,在軸承裝卸時轉子不會吸L定子鐵心;軸承座儲油系統單獨設計注油孔和出汕孔,并采用兩道骨架油封密封;軸伸端有甩水環,后軸采用背靠背結構角接觸軸承,便于臥式試驗,在后軸端設計炭刷消除軸電流。下面重點介紹端蓋、軸承座、后軸等結構和原理,以及設汁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1 端蓋的導向結構設計 圖1是BLDCM的裝配圖。從圖1可以看出兩個端蓋分別安裝在電機機座的兩端,并用螺母固定,與普通端蓋不同之處如下:前后端蓋都有很長一段轉軸導向孔,轉軸入定子工序采用立式安裝方式,將定子同定在工作臺上,轉子軸伸端裝有長的導向套,當導向套進入端蓋導向孔時,轉子就能豎直裝配,然后裝上后端蓋,后端蓋電有限位孔,取下導向套,定、轉子就不會吸在一起。 設汁時應注意:(1)端蓋導向孔與導向套之間尺寸應小于定、轉子間氣隙尺寸;(2)轉軸限位與轉軸導向套一致;(3)導向套長度要能夠保證轉子鐵心全部人機座。 例如:定轉了二氣隙3 5 mm,端蓋孔206 mm,

2 軸承座的設計 以往常規設計軸承室在端蓋里,一旦軸承需要更換時,必須將轉子全部拉出,換好后再入定子鐵心,操作復雜,容易造成軸承損傷。該結構軸承座獨立裝配,在戶外、現場維護施工效果明顯,不需要拉出轉子.即可更換軸承,大大提高了設備維護的質量和效率。 大功率BLDCM在運行一段時間后,要達到不需要拆卸即可重新加入潤滑脂,并將舊脂排出的要求。根據《電機軸承使用手冊》的要求,首次運行前,要用煤油、汽油清洗軸承,清洗液排空后再注入新油;靠油室潤滑的滑動軸承,在運轉8 000 -10 000 h后,需重新清理注油。 圖2為軸承座結構。加入潤滑脂時,用油槍從圖2中的注油管打入,能夠將潤滑脂充滿整個軸承,隨著潤滑脂的加入,廢潤滑脂就會從另一個出油孔排出,從而實現潤滑脂的更替,滿足電機軸承潤滑需要。從圖1可看出,前軸承座裝有兩層骨架油封結構,第一層是軸承蓋內的骨架油封,防止外界水、蒸汽等液體進入電機內部;第二層是軸承座前的骨架油封,防止軸承室內潤滑脂溢出。 后軸承座采用軸承擋圈結構,電機為立式安裝,后軸采用背一背角接觸軸承,便于臥式試驗需要。擋圈用來同定軸承外圈,擋圈上開有進油孔,油脂通過油嘴進入軸承室,軸承前端采用鎖緊螺母固定=圖2中霍爾電路板固定在后軸承座上,當電路板出現故障時,可打開后罩,直接調試、更換電路板,對電機整體的結構改動不大,可提高維護效率。
 3 防水結構設計 根據國家標準GB/T4942.1旋轉電機外殼防護分級(IP),對旋轉電機外殼的防護等級作r具體規定,小型電氣產品常選用較高的防護等級,一般不低于IP53,常用的有IP54、IP55、IP65:因此,電機產品合理設計密封結構尤為重要:戶外型旋轉電機多采用甩水環曲路結構,靜止接觸面多采用止口結構、密封填料函、O型圈等方式。 該設計采用多種密封手段: (1)甩水環結構。軸伸端采用甩水環結構,當電機旋轉時,離心力將液體甩出,防止液體進入電機內部。圖1中,甩水環邊角凹口向外,更容易甩出液體。一般設計甩水環厚3~5 mm,與軸過盈配合,采用熱套的方式。 (2)O型圈和止口密封結構。電機平面靜密封采用O型圈,止口較深,設計為lO~15 mm,配合O型圈使用,能夠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3)填料函密封結構。電纜出線盒采用填料函的結構,出線盒與機座問有橡膠墊.并用壓板固定,涂環氧固化;外部電纜使用IP65的防水接頭一采用上述方法,整機能達到有效防止灰塵進入,承受任何方向噴水無有害影響的IP55等級要求。 4 消除軸電壓和軸電流的設計 軸電壓是電動機兩軸承端或電機轉軸與軸承間所產生的電壓,其產生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1)磁不平衡。電動機由于扇形沖片、硅鋼片等疊裝囚素,再加上鐵心槽、通風孔等的存在,造成在磁路中存在不平衡的磁阻,并且在轉軸的周圍有交變磁通切割轉軸,在軸的兩端感應出軸電壓。 (2)逆變供電產生軸電壓。電動機采用逆變供電運行時,由于電源電壓含有較高次的諧波分量,在電壓脈沖分量的作用下,定子繞組線圈端部、接線部分、轉軸之問產生電磁感應,使轉軸的電位發生變化產生軸電壓。 (3)靜電感應產生軸電壓。在電機運行的現場周圍有較多的高壓設備,在強電場的作用下,在轉軸的兩端感應出軸電壓。 在電機運行過程中,如果在兩軸承端或電機轉軸與軸承問有軸電流的存在,那么電機軸承的使用壽命將會大大縮短,同時由于軸承損壞及更換帶來的經濟損失很大:在電機起動時,軸承內的潤滑油膜還未穩定形成,軸電壓將擊穿油膜而放電,構成回路,軸電流將從軸承和轉軸的金屬接觸點通過,瞬間產生高溫,使軸承局部燒熔,由于轉軸硬度及機械強度比軸承合金的高,通常表現出來的癥狀是軸承內表面被壓出條狀電弧傷痕。 為了避免軸電壓和軸電流對軸承的嚴重影響,目前有兩種結構沒計: (1)在軸端安裝接地炭刷,以降低軸電位,使接地炭刷町靠接地,并且與轉軸可靠接觸,保證轉軸電位為零電位,以此消除軸電流。 (2)在軸承座和軸承支架處加絕緣隔板,以切斷軸電流的回路; 如采用絕緣軸承座的方式,給生產、加工、裝配帶來一定難度,大功率永磁BLDcM的軸承座強度也很難保證。因此采用第一種方式,從圖3可以看到軸端加炭刷,與轉子接觸并接地,很好地消除軸電流的影響。通過以上處理,電動機的軸電流微乎其微,已不會對電機構成實質上的危害。現場實踐證明,經上述方式處理后實際使用壽命可由原來的幾十個小時提高到上萬小時,效果比較明顯,尤其對高壓電機軸電流的防范效果好,對安全生產具有積極作用。
 5 結 語 大功率永磁BLDCM轉子磁力很大,裝配難度較高,根據實際工況對電機軸承選型,密封性能更是設計的重點。本文介紹各主要零部件的設計原理和思路,導向定位的裝配方式在長期使用中效果顯著,甩水環的使用、止口的配合尺寸、O型圈的開槽尺寸直接影響到電機的防護等級和使用壽命,軸電流的處理方法也直接影響電機軸承的使用,文巾的結構設計能適應惡劣的工作環境,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